最近,不少人都遭遇过这样的困扰:手机频繁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,对方一开口就推销贷款产品,甚至声称“低息秒批”“无需抵押”。这种被称为“贷款轰炸”的电话骚扰,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大痛点。这些电话往往来自非法中介、网贷平台或诈骗团伙,他们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或随机拨号的方式,对潜在客户进行“广撒网”式推销,严重干扰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。
这类骚扰电话通常有固定的套路:首先,对方会以“银行合作机构”“正规金融平台”等名义降低你的警惕性;接着,用“额度高”“放款快”等话术诱导你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;最后,可能通过伪造合同或收取“手续费”进行诈骗。部分团伙甚至利用AI语音技术自动拨号,一天内能拨打上万通电话。更可怕的是,一旦你表现出兴趣,个人信息可能被多次转卖,导致骚扰升级。
面对贷款轰炸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1. 直接挂断并拉黑号码,避免任何对话;2. 通过手机设置或第三方软件标记骚扰电话;3. 切勿透露身份证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;4. 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。此外,建议定期检查个人征信报告,发现异常贷款记录立即报警。记住,正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陌生电话推销贷款。
我国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和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已明确规定,未经同意不得拨打商业性电话。近年来,工信部联合警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,关停大量违规号码和平台。但根除这一现象仍需公众提高警惕,遇到骚扰时积极举报。同时,金融消费者应选择持牌机构办理业务,避免轻信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贷款广告。
预防胜于治疗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尽量减少在非正规网站填写手机号,谨慎授权APP获取通讯录权限。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,可要求平台删除数据并保留证据。技术层面,运营商正在推广“谢绝来电”服务,未来或能通过大数据拦截更多骚扰电话。只有多方合力,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贷款轰炸的蔓延。
上一篇:识破电话轰炸陷阱,守护通讯安全
下一篇:贷款轰炸电话:风险揭秘与防范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