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手机频繁响起,接听后却发现是推销贷款、房产或保险的陌生号码。这些电话往往一天内重复拨打多次,甚至在不同时段持续“轰炸”,让人不胜其烦。骚扰电话屡禁不止的背后,是黑灰产业链的猖獗——从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到使用虚拟号码技术,不法分子通过低成本、高回报的方式牟利,而现有监管手段仍存在取证难、追责难等问题。
骚扰电话通常分为几类:一是“AI智能外呼”,通过预设话术自动拨号;二是“号码伪装”,利用虚拟运营商号段隐藏真实来源;三是“精准营销”,根据用户画像定向拨打。更恶劣的是“呼死你”软件,能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号码发起高频呼叫,导致手机瘫痪。这些手段不仅侵犯隐私,还可能衍生诈骗风险,例如冒充客服索要验证码或诱导点击钓鱼链接。
面对电话轰炸,个人可采取以下措施:首先,启用手机自带的“防骚扰”功能或安装安全软件拦截陌生号码;其次,谨慎在网站填写手机号,避免信息泄露;若遭遇持续骚扰,可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,或通过运营商开通“高频呼叫防护”服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切勿直接回拨或按提示按键,这反而可能标记为“活跃用户”,招致更多骚扰。
根治骚扰电话需要多方协作。技术上,运营商应加强号段实名制审核,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呼叫;法律上,需完善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细则,提高违法成本。2023年工信部已开展专项清理行动,关停违规号码超百万个,但用户主动举报仍是关键。只有形成社会共治,才能彻底斩断这条灰色产业链。
上一篇:骚扰电话为何屡禁不止?揭秘与防范
下一篇:高频电话短信轰炸:防范与应对指南